能不能实行基础教育改革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在不同阶段教育重点的确定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幼儿阶段没有把行为教育作为重点,导致了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不协调;小学阶段没有把品德教育作为重点,导致了与注重素质教育目标不协调;中学阶段没有把法律教育作为重点,导致了与推行依法治国目标不协调,以上三大问题都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幼儿阶段以行为教育为重点。1至6岁的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良好行为形成的关键阶段,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可塑性很强,自控能力很差,既是养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时期,又是沾染不良行为的危险阶段,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行为,便会错失教育良机,会给孩子以后的成长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古人说:“从一个孩子三岁的行为就可以看到老”。虽然这话有些夸张,但充分说明了幼儿阶段行为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幼儿阶段无论是家长或幼儿园,都要把培养孩子有爱心、有礼貌,讲卫生、讲实话,守纪律、守信誉等行为作为教育的重点,力求做到在孩子纯真的心灵中,尽可能多的播撒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种子。
二、小学阶段以品德教育为重点。7至12岁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优秀品德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应当把品德课同语文和数学课一样都确定为主课。通过品德课的学习,让每个小学生都能懂得并具备博爱、自立,公平、正义,勤劳、善良,好学、坚韧,勇敢、担当,节俭、守法等优秀素质。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http://四大文明古国文化到现在任然延续的只有中国。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能够历经千难万险,一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非常注重后代的品德教育,崇尚德才兼备的育人和用人传统,并将人的品德教育放在才能教育的前面。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本末倒置,从小学起家长和学校重视的就是学生能够在各种考试中取得高分的才能。
三、中学阶段以法律教育为重点。13至18岁的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法律意识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应当把法律课同语文和数学课一样确定为三大主课。通过法律课的学习,让每个中学生都能了解并掌握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知识产权法、财产继承法、劳动法、土地法、海洋法、合同法、婚姻法等必要的法律知识。我们要建立的是法制国家,但非常遗憾,我国每年毕业的一千多万中学生都是法盲。最不可思议的是,每个中学生都要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记忆很多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用处不大的英语单词,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中学教育推行十几年的英语热是非常必要的,但现在到了该推行法律热的时候了。
issn2014
2014/9/21 7:33:32
近日,葫芦岛地区一小区出租屋内发生了一起入室杀人案,当地公安机关迅速派遣刑警侦查,刑警迅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碧某,据了解这个碧某和死者是生死兄弟,碧某是个无业游民,平时喜欢拍拍小广告,这让警方感到很是疑惑,不过好在,警方在案发当晚就在一间网吧里找到了犯罪嫌疑人碧某,当警方问起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生死兄弟时,碧某说到,自己所生的儿子竟然越来越像自己的这位生死兄弟,自己比死者大一些,死者平时喜欢叫自己碧哥,而且经常说什么,好吃不如饺子,好玩不过嫂子,所以碧某就认为死者玩了自己的老婆,一怒之下就把他杀了。当地警方在向死者小区居民了解死者生前的情况是,有人说到,死者平时不怎么受人待见,都是自己一天到晚躲在家里不出来,而且他们都怀疑死者有精神疾病,因为他晚上总是自己一个人对着电脑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像什么 妈的还有谁,谁能赤我一屎,我是有多威猛,我发现我纸己都爱上我纸己之类的话,具体情况当地警方还在进一步调查中!请告诉死者是谁?